上午好!现在时间是:
人员查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指导单位:山西省人大环资委

主管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安全环保专委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山西办事处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山西

山西:美丽河湖 绘就人水和谐画卷

2025-07-31    562人浏览

 本网讯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为持续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在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系统性、协同性、可持续性上实现突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日前出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动水生态环境从单一水质改善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全面统筹跃升,加快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愿景。
  近年来,我省坚持治管并重,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取得实效,让百姓得到更多生态获得感。

统筹推进 打造幸福河湖

  发源于长治市沁县西南部故县镇西沟村的绛河,属海河流域浊漳河水系,是浊漳南源的一级支流,也是最大的支流。它向南流经屯留区张店镇后,贯穿屯留全境,最终汇入漳泽湖,河流全长87公里,流域面积875平方公里。去年,绛河成功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清单,成为我省首批入选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之一。
  7月4日,财政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公告,对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进行公示。经过全面严格评审,共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拟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支持,其中长治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项目入选,为我省唯一入选项目。
  近年来,长治市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水文化挖掘、水经济建设,打造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让百姓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美丽河湖生态之美、人文之美。长治一体推进浊漳河、沁河两河生态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实现控污、调水、清淤、畅通、添绿、增产,奋力打赢河湖生态保卫战。系统谋划建设浊漳河、沁河“生态走廊”,加快制定《浊漳河沁河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方案》,筹备浊漳河、沁河生态修复治理推进会议,协调发改、财政、工信、农业、环保、交通、文旅、规划等相关部门,切实发挥县区属地主体责任,合力加快项目建设,真正把两河打造成为生态长廊、经济长廊、文化长廊、富民长廊。
  引来一泓清水,美化河流生态,润泽一方土地。随着美丽河湖试点建设的不断落地,未来可以预期,长治美丽河湖建设将迈上新台阶,让更多的美丽河湖成为百姓的幸福日常。

控源截污 治理黑臭水体

  胡力帆是一名太原理工大学的在校学生,他的家乡在吕梁文水,他说今年在写关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论文时,发现小时候家附近的一条臭水沟已经完全跟印象中变得不一样了。胡力帆说:“以前跟小伙伴们路过时,那里总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大家平时也不常走那条路,现在不仅水质变得清澈,而且周围还种植了水生植物。”
  时值盛夏,记者来到了吕梁市文峪河(文水段),两岸青翠的白杨柳树,青翠欲滴的青草,潺潺而过的河水,无不在诉说着当地保护美丽河湖的努力。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美丽河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吕梁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摸排黑臭水体,进行控源截污,实施点源控制和面源控制相结合治理工作,从根源上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在点源控制上,把生活污水排口接入截污渠道,封堵非法排污口,在坑塘周边设置围挡(栏杆),防止垃圾倾倒入坑塘;在面源控制上,在坑塘周边设截污沟,前期雨水等污水截流至污水泵池,由排污管道或通过吸污车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中后期雨水流至坑塘内。同时,实施环境整治清淤工程,彻底清理坑塘内淤泥及垃圾,淤泥清理至空地晒干后填埋处理,垃圾全部收集转运处置。对河道、坑塘的边坡进行生态护坡改造,采用生态袋、生态砖、土工格栅等材料,结合植物种植,构建生态护坡体系,增强河岸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的同时,美化环境。当地还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荷花等的吸附、降解和转化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
  如今,在吕梁的广大农村,黑臭水体周边变为宜居区域,成为当地百姓日常休闲之所,也为当地美丽河湖建设夯实了基础。2024年,吕梁市实现了国考省考断面全部优良。

治管并重 开展有序保护

  在清徐泓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每天有1.8吨左右、极难处理的焦化废水正经过四大关口,最终实现零排放。该公司总经理王安康告诉记者,这套系统自2021年运行以来,充分发挥了应有的效果,真正达到了让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焦化废水“零排放”的目标。
  去年,我省坚持治管并重,一体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在“治”的方面,大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285个工程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98个,完工率69.5%。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等专项攻坚行动,推动84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深化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把3730个入河排污口纳入监管平台,完成150个乡镇和850个村级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管”的方面,综合运用无人机、无人船、溯源监测等技术,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深入实施汾河、桑干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创新推进水质与水量联动考核。大力推动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建立黄河干流晋陕段水质联防联控机制。
  在不久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樊占春表示,今年,我省将有序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十五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将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转变。我们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科学编制我省实施方案,细化构建指标体系,加快打造试点示范样板,助力美丽山西建设。


                                                                                                                                                                                                 责编;苗苗

0351-4043608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山西安全环境网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7346号-1 技术支持:山西安全环境网

法律顾问: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 马云丽 手机号:1513508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