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现在时间是:
人员查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指导单位:山西省人大环资委

主管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安全环保专委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山西办事处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山西

沁源县:碧水润城生态美

2025-05-08    1452人浏览

本网讯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沁源县城区的沁河河道,潺潺沁河水流过茂密的芦苇,河水清澈,两岸绿草如茵。在一处地势平阔的河段,一群摄影爱好者正在观鸟,几只黑鹳站立在河水里低头觅食。正在拍摄的观鸟爱好者段宏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黑鹳等珍稀鸟类纷纷现身,沿着河流,随时可能见到各类野生禽鸟溪水觅食。你看,旁边就是热闹的城区,人来车往,丝毫不影响它们在这里活动。”
  沁河是黄河重要支流,发源于沁源县,蜿蜒流过县城人口最密集的生活区。为让沁河岸边的人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沁源县积极实施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对沁河沁源县城段两岸生态环境开展系统治理。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沁源县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保护成为发展核心任务。近年来,沁源县实施了“沁河沁源段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从水资源调度、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河流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与治理、环境污染治理五大方面,分两期对41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全力改善沁河水体环境,构筑流域生态屏障,并针对污水处理打出了“组合拳”,使沁河沁源段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沿着河流行进,不时就会看到一丛丛的芦苇等水生植物,当地人介绍,这些苇塘湿地几乎都是人工培植。芦苇植物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水中的重金属,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也为鸟儿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栖息环境,增加了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沁源县在推进沁河沁源县城段治理中,沿线设置健身乐园、碧波广场。在园林绿化工程方面,沁源县选用兼具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的树种,最大程度发挥两岸植被生态效益,使水文化、生态文化、城市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为进一步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沁源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近日,随着灵空山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沁源县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近年来,该县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政府部门年度考核,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年考评”机制,并按照“一镇一策”原则,优先布局人口密集区、生态敏感区及水质超标流域。针对不同镇域特点,灵活采用“A2O+深度处理”和一体化模块处理工艺,累计投资3.4亿元,完成县城污水厂扩建及郭道、王和等6个建制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同步建成12个村级污水站。全县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由原来1万立方米提高至现在的2.96万立方米,县城出水水质由原来的三项五类提高至四项三类,群众人居环境及水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好生态催生新业态,美好环境孕育美丽经济。沁源还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了沁河镇韩洪沟村、灵空山镇黑峪村、景凤乡社科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




                                                                                                                                                                                                 责编;苗苗

0351-4043608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山西安全环境网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7346号-1 技术支持:山西安全环境网

法律顾问: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 马云丽 手机号:1513508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