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数据保障服务 支撑美丽山西建设
2024-12-09 51158人浏览
山西生态环境保障中心生态环境数据部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大数据支撑和生态遥感技术能力水平,以高标准、严要求、实措施,为美丽山西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擦亮生态底色 夯实遥感保障
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面向生态环境监管需求,生态环境数据部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遥感应用工作,逐步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用“真、准、全、快、新”的生态监测数据助力守护绿水青山。
开展生态监测,完善监测网络。组建了由生态环境数据部牵头、各驻市中心技术骨干参加的生态工作专班,初步构建省、市联合开展全省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工作体系。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卫星遥感监测、遥感地面校验和生态地面监测,完成全省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例行工作。圆满完成2023年省政府“13710”“推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评价”任务。牵头申报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布设全省生态质量监测样地,逐步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
做好监测评估,支撑生态监管。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实地核查,先后开展全省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为我省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提供直接依据和有力支撑;持续做好全省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掌握全省生态状况及变化趋势。
用活遥感手段,提升保障能力。依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山西遥感应用基地,开展了秸秆焚烧监测、入河排污口和黑臭水体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区生态参数校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质量遥感监测、“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技术支撑、典型区域生态状况调查分析等大量技术服务和保障工作。编制《山西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0年)》。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加编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试行)》(HJ 1145—2020)、《生态遥感地面观测与验证技术导则》(HJ 1320—2023)等多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强化数据赋能 助力科学决策
生态环境数据部紧跟大数据时代技术发展趋势,以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引领,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深入挖掘分析数据价值,积极赋能各项业务监管工作,不断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数字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创新产品服务,编制分析报告。编制大数据分析报告,汇聚2022、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数据,从生态环境数据采集质量分析、数据应用质量分析、数据共享分析、数据专题分析四个方面,全方位分析全省环境质量数据情况,为省生态环境厅决策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开展省厅舆情日常实时监测工作,每年采集收录“山西生态环保”相关舆情信息一千多万条,报送预警信息三千余条次,撰写各类舆情快报、专报、周报约60期,为省生态环境厅做好舆情管理工作、把脉舆论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汇聚数据资产,形成标准规范。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横向汇聚各业务系统数据,纵向对接生态环境部数据,不断丰富我省生态环境数据资产。承担政务数据共享治理工作,完成涉及我厅的八批共享清单和两批公共开放清单的审核确认。协调相关处室完成159条生态环境政务数据目录认领和扩展要素编制。印发《中心(院)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同时,相继开展《生态环境数据 调用服务规范》《生态环境数据分类及编码规范》标准编制发布工作。
完善平台建设,推动项目落地。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省级14个主要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构建了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和环境GIS中心三大模块,开启了省生态环境厅打破“数据孤岛”,整合应用生态环境数据资源的新大门,初步具备了各类生态环境业务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关联分析及综合应用的基础能力。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对接多渠道数据,优化系统展示功能,建成了山西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动态分析展示屏,实现一图统揽重要业务数据。积极推进省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项目,扎实做好项目调研,需求分析,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完善体系建设 筑牢网安防线
生态环境数据部认真落实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应急能力,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做好运维保障,提升服务能力。保障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心(院)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行。2024年以来共排查、解决设备和优化网络问题251次;处理OA系统问题50余件;保障视频会议顺利召开121次。做到了故障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故障排除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为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心(院)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组织安全测评,开展自查评估。每季度组织开展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每年开展三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形成漏洞扫描和等级保护测评报告。定期组织各部门开展网络安全自查,梳理排查弱口令等风险情况,对出现的风险隐患及时修补完善。做到常规自查和专项自查相结合,评估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及时整改落实。
强化监测预警,做好信息通报。在春节、两会和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和节假日期间,加强值班值守,监测每日网络运行情况,做到了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网络安全零事故发生。依据《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开展日常预警监测和处置,及时传达安全隐患和《山西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通报》,推动形成以通报倒逼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筑牢网络和信息安全防线。
组织应急演练,开展宣传培训。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每年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及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有针对性的制定演练科目,直观展现并优化日常工作期间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人员面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工作流程。通过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驰而不息,奋斗不止。生态环境数据部将继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深化生态遥感应用服务,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山西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责编;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