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现在时间是:
人员查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指导单位:山西省人大环资委

主管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安全环保专委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山西办事处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污染防治

【治水兴水】幸福河湖 幸福百姓

2024-04-30    77264人浏览

  暮春时节,行走在浊漳河北源(武乡段),白鹭、赤麻鸭、鸳鸯等候鸟或三五成群嬉戏打闹,或百鸟齐飞形成巨大鸟浪,与春日暖阳和清澈的水面一起,构成了一幅灵动多姿的唯美画卷。
  “每周都要到重点水域去巡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能处理的我们会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会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来处理。”这些天,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游人渐多,武乡县丰州镇东关村护河员窦志红一大早就来到浊漳河两侧,开展日常巡河。定位、拍照、上传……一连串的熟练操作,“山西省河长制、湖长制移动应用平台”App全程详细记录了他的河道实地巡查工作。
  逐水而居,伴水而生。武乡县境内河流分属于海河、黄河两大水系,有水库5座、塘坝7座、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河道总长度358.1千米,流域面积1610平方公里。“建设幸福河湖,离不开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在武乡县水利局办公室,偌大的县域水域地图张贴在墙,武乡县水利局局长刘卫斌细细介绍着。
  近年来,武乡县着力构建五级河长组织体系,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总河长”;设立县乡级河长31名、护河员174名,设置河长公示牌34块,确保每条河道都有河长;水库、河流全部落实管护单位,巡河护河活动发现的问题全部得到整改落实。为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武乡县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充分发挥“河长+检察长+河湖警长+护河员”作用,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现在河水清澈了,空气清新了,生活舒心多了。”说起家门口七星河的喜人变化,家住监漳镇禄村的村民郭红霞笑得合不拢嘴。
  说起曾经的七星河,郭红霞直摇头。“这条河环村而过,过去人们习惯了垃圾随手往河里扔,时间长了,离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儿。”郭红霞说,经过生态修复和河道治理,河水绿了、村子变美了,村民也把“爱护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河长制”促“河长治”。这些年,在管河护河的过程中,他们走出了一串串细“治”入“微”的护水足迹。
  水污染防治——加强了对重污染企业和入河排污口的监管排查;县城雨污分流改造32公里;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新建总规模为8000m³/d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关河水库趸船码头设立分类垃圾箱3个,清理水面废弃漂浮物380余吨。
  水环境治理——开展了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从2021年开始县域范围内没有黑臭水体;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大有乡李峪村、丰州镇五村、洪水镇左会村3个村庄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新建污水主管14052米、污水检查井695座,路面恢复11844平方米。
  水生态修复——实施了县城浊漳北源干流、涅河、马牧河河道清淤整治,治理总长度10千米;投入1200余万元对涅河、蟠洪河、石盘河等重点河流及境内河流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整治河道112.9千米;持续推进总投资37570万元建设水系连通综合生态治理项目;成立河湖管护中心,加强对全县水库、河流日常安全巡查及管护;完成人工造林任务4.5万亩,实施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以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人造林项目。
  一滴水抵达的地方,生命盎然勃发;一条河滋养的地方,人间烟火兴旺。如今的武乡,一大批河湖保护治理难题推动解决,河湖生态环境逐年改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武乡古十景之一的“漳水回澜”一定会重现。

                                                                                                                                                                                                 责编;山西安全环境网

0351-4043608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山西安全环境网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7346号-1 技术支持:山西安全环境网

法律顾问: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 马云丽 手机号:1513508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