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矸山披绿装
2024-03-14 57574人浏览
又是一年春来早,天气依然寒冷,古交市马兰镇白草塔村村民李福庆一早起来便到附近的矿山公园晨练。李福庆说:“我今年64岁了,自从矿山公园修好后,每天都要上来锻炼身体,在林子里走走路,打打拳,心情十分愉悦。”如今,越来越多白草塔村村民跟李大爷一样,养成了来矿山公园锻炼身体的习惯。
看着眼前的公园,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的废弃矸石山。
古交市是我省重要的主焦煤生产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古交在为太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其产生的堆积如山的煤矸石发生自燃,也给这个“两山夹一沟”的山城带来了污染。近年来,古交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改善生态,下大力气治理矸石山,打造“绿色古交”。
白草塔旧村所在地是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排放矸石的区域,十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满山满谷堆满了黑色的煤矸石,日积月累渐渐成了一座矸石山,不仅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更对区域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周边的白草塔村百姓对此记忆尤深。李福庆说:“以前风一吹不仅容易起尘土,而且空气里还有呛人的味道。村里没人愿意到这里来,家里大人也告诉孩子,别来这里玩耍。”
为了治理矸石山,白草塔村与屯兰矿进行了合作,达成“村企共建、联合治理、生态修护、惠及民生”的共识,多次协商联合治理方案,积极引导全村党员群众参与矸石山生态治理恢复工作,采取由内向外、由下至上、分层碾压、黄土覆盖的方式对矸石山进行了生态治理恢复,复垦造地800余亩,后种植杨树、松树、果树120余亩,建成了表面平整、能够复垦、具备生态恢复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矿山生态园,不仅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更为古交市矸石治理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做出了良好示范。
生态环境靓起来,更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在矸石山生态治理过程中,白草塔村通过与山西农科院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展开产学研合作,建设了300亩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试验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发展养殖业,由致富“带头人”牵头帮扶,养殖肉牛100多头、羊80余只、生猪300余头,种植土豆30余亩、玉米等饲料作物280余亩。同时积极引导全村173户村民入股,参与率达97.2%,形成了“以养补种、以种补养”的种养融合模式,真正将荒地变成了富民田。
如今的屯兰矿山生态园,林木满眼,旧日的白草塔村已经搬迁,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采访中,不少村民纷纷表达着心中喜悦:“没想到,多少年的矸石山变成了今天的生态园,环境变化真是太大了!”
依托生态恢复治理,白草塔村走上了生态富民的路子,也使村民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幸福感。
责编;山西安全环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