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现在时间是:
人员查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指导单位:山西省人大环资委

主管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

主办单位:三晋文化研究会安全环保专委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山西办事处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环境

【大美山西】科技手段加持 环保执法提效

2024-01-18    102636人浏览

 近年来,我省生态环境执法部门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向科技借力转变执法方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智能监管助力执法方式转变

  2023年11月7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杏花岭分局局长刘晓军接到一张无人机航拍照片,从照片看,杏花岭区某施工工地部分裸土地未苫盖,未达到“六个百分百”要求。他立即调度环保执法人员,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排污现场,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置。
  这一幕是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杏花岭分局环境监管执法的日常。如此高效的执法,得益于该局覆盖全区的一体化监管平台。
  采用智能监管技术,我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实现了高效精确执法,同时企业负担有效减轻,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像这样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执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放飞无人机、对设备下达操作指令……工厂内的实时状况可通过无人机摄像头,清晰地显示在执法人员的操作屏幕上;空气质量在线走航车,缓缓驶过一条街,便可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精准监测,迅速捕捉到空气中的CO、NO2、SO2、PM2.5等污染物浓度。
  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用电监控、热点网格、无人机巡航、走航监测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常态化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向科技借力转变执法方式,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
  截至2023年11月17日,全省1797家重点钢铁、焦化企业安装了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监控平台联网运行。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督,发现数据异常及时督办,推动自觉守法成为新常态。
  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局长刘国桥告诉记者,这种无接触执法,为环境执法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于有视频和指标参数的双监管,企业会提高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正规。

“技防优先”执法更精准

  你知道吗?污水也有“指纹”,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指纹”找到违法排污企业。2024年1月初,记者在运城市稷山县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项目现场,见到了这套能够识别污水“指纹”的设备。
  稷山县翟店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是2022年省政府确定的汾河流域省级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同时,也是2023年“一泓清水入黄河”重点实施工程,该工程位于稷山县翟店镇北吴村北的稷山县翟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内,建设污水处理规模为4000立方米/天。
  在这一区域,运城市生态环境局稷山分局局长李红武指着不远处的设备说:“这个污水处理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对每家企业排放污水的各项指标,给各家的污水录入‘指纹’,一旦超标污水流过进水口,监测设备就会根据污水信息,快速锁定排放企业,极大地提升了执法效率。”
  他进一步介绍,该系统可以将水样的荧光强度以等高线方式投影在以激发光波长和发射光波长为横纵坐标的平面上,可以获得三维荧光光谱,每种荧光物质均有其特有的三维荧光光谱。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会随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不同而变化,且具有与污染源一一对应的特点,故被称为水质指纹。污/废水的水质指纹与未受污染的水体的水质指纹有着显著差异,可以用来判断水体是否被污染;不同行业的排水水质指纹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行业不同企业排水的水质指纹往往也存在明显区别,故可通过水质指纹比对识别污染排放源。
  相关专家表示,该工程的水污染预警溯源自动监测站,充分应用水质指纹污染溯源技术,推动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由“人防为主”转向“技防优先”,织密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构建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自动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水平。

无接触执法提升公信力

  在进行生态环境执法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利用科技手段,规范并健全非现场执法方式,对重点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利用无人机、走航车等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和巡查;对其他企业,通过各类生态环境管理数据、自行监测数据或利用能源管理部门数据等开展非现场监管,及时进行预警提醒,精准发现违法行为。
  走航监测提升监管效能。2023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在全省11市开展走航监测巡查工作,累计走航506天,行驶72231公里,覆盖空气质量监测站点133个、工业企业7544家、加油站1035个,累计发现走航热点问题点位3480处,其中VOCs相关问题点位数985处,颗粒物相关问题点位数1708处,NO2相关问题点位数491处,SO2相关问题点位数100处,CO相关问题点位数196处,全部移交属地生态环境部门整改落实。
  “无人机”巡查精准发现问题。今年以来,各市使用无人机984架次,巡航检查企业3107家次,发现环境问题1530个,其中立行立改1452个、立案处罚78件,罚款1265万元。通过无人机航拍,对现场巡查发现的隐患问题、点位第一时间进行了督办处理,有效震慑了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同时,无接触执法减少了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对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同时可以实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这对执法人员也是一项约束,在执法过程中,也会做好相应规范的标准动作,进一步提升执法公信力。
  以科技手段加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既能少打扰、不打扰企业,又能精准发现、及时整改问题,不仅提高了执法效能,保持了生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同时以法律法规为“标尺”,对打造执法优良的生态环境铁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编;山西安全环境网

0351-4043608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山西安全环境网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7346号-1 技术支持:山西安全环境网

法律顾问:山西华晋律师事务所 马云丽 手机号:15135081895